5月23日,在水頭村兒童服務之家,“愛心媽媽”呂月存正在為琪琪(化名)補習功課。 記者 康登淋 攝
在海口,有這樣一群特殊的“媽媽”,她們與困境兒童非親非故,卻用無私的愛填補著孩子們?nèi)笔У挠H情與陪伴,為困境兒童帶去溫暖和關懷。
自2024年海口市婦聯(lián)啟動“愛心媽媽”結對關愛兒童工作以來,821名“愛心媽媽”通過經(jīng)濟援助、心理疏導、教育支持等方式,將點滴行動匯成社會關愛,為結對幫扶的孩子點亮希望之光。從個體幫扶到社會聯(lián)動,從物質(zhì)支持到精神滋養(yǎng),這場“愛的接力”正在椰城大地上,不斷書寫著新時代的“護苗”答卷。
5月30日,在海口市慶“六一”主題活動現(xiàn)場,??谑邢蠕h學校的孩子們演繹情景舞蹈《把愛寄回家》,感謝社會愛心人士與“愛心媽媽”的關心關愛。 記者 石中華 攝
結對幫扶 用愛填補家庭缺失
“呂老師,我學會洗碗了!”6月6日,放學后的琪琪(化名)第一時間來到家附近的秀英區(qū)水頭村兒童服務之家,尋找在此工作的呂月存,并驕傲地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?!皡卫蠋熓莾和业闹驹刚呃蠋?,也是我和弟弟的‘愛心媽媽’。”琪琪笑著告訴記者。
這個單親家庭的女孩曾因父母離異和弟弟患有自閉癥而自卑內(nèi)向,直到“愛心媽媽”呂月存走進她的生活。呂月存送來了兒童床、被褥等物資,更堅持定期上門為琪琪輔導功課、整理家務,帶她參與公益課堂和戶外游戲。日復一日的溫暖關愛,讓琪琪重新綻放笑臉,如今,琪琪從不敢與人對視的“小鴕鳥”,變成了主動舉手發(fā)言的“小太陽”。
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,我希望通過言傳身教,讓琪琪更加自信、自立?!眳卧麓姹硎?,希望能有更多愛心力量關注和幫助困境兒童,護航“椰苗”茁壯成長。
“我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,深知這個小家庭靠單親母親養(yǎng)活三個孩子和一位老人實屬不易,希望我能實實在在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問題。”瓊山區(qū)志聯(lián)副會長、“愛心媽媽”楊海榮的幫扶故事同樣令人動容。初一女孩小雨(化名)因青春期叛逆與母親關系緊張,還因校園欺凌問題拒絕上學。楊海榮帶著心理老師多次家訪,為母女倆“修繕溝通橋梁”,讓冷戰(zhàn)中的母女逐漸打開心結?!昂⒆诱乔啻浩?,親子關系的改變,要從家長開始,家長也需要學習?!睏詈s向孩子母親推送了家庭教育網(wǎng)課,引導她用“擁抱代替責罵”,用“傾聽化解對抗”,以實際行動化解了母女之間的溝通問題。
龍華區(qū)水務局的“愛心媽媽”楊左廷則將幫扶重點放在教育難題上。單親媽媽張女士的兩個孩子輾轉(zhuǎn)瓊海、??趦傻厣顚W習,因多種原因,13歲的兒子入學出現(xiàn)困難,楊左廷連夜協(xié)助張女士填報申請材料,陪同她跑遍相關單位,最終讓孩子順利入讀??谑形骱嶒瀸W校。張女士的女兒今年15歲,面對她的心理焦慮問題,楊左廷自學心理學課程,引導女孩通過微信向她分享校園生活趣事,逐漸打開了女孩的心扉。“楊阿姨讓我明白,失去父愛不是我的錯,我要好好長大,守護小家。”女孩在日記中寫道。
“我們不是簡單地進行物質(zhì)幫扶,而是要做孩子成長的‘守護者’?!焙D霞颐罉芳瘓F婦聯(lián)主席梁蓮娣告訴記者,該婦聯(lián)除了號召本單位4名“愛心媽媽”參與行動,還積極參與“恒愛行動”、暖心慰問等活動,為困境婦女兒童送去溫暖與關懷。
在水頭村兒童服務之家,小朋友在工作人員和“愛心媽媽”的陪同下玩游戲。記者 康登淋 攝
點亮心愿 社會合力助夢前行
“我想要一套彩色筆,畫出家人的笑臉。”“我想和同學打籃球!”近日,由市婦聯(lián)主辦的“椰童圓夢”微心愿主場活動走進??谑邢蠕h學校,145份困境兒童的“微心愿”禮物在學校操場堆成小山。
書籍、書包、運動鞋、美術用品……這些看似平凡的物品,卻是孩子們心底最真摯的期盼?;顒蝇F(xiàn)場,孩子們抱著心儀的禮物歡呼雀躍,并以一個個精心準備的文藝節(jié)目作為回禮,讓不少“愛心媽媽”濕了眼眶。
“我校是流動人口簡易小學,自1997年建校以來,始終堅守教育初心,以溫暖與責任為燈塔,照亮農(nóng)民工子女、留守兒童、特殊兒童等孩子的求學之路,為他們的成長注入希望與力量?!焙?谑邢蠕h學校相關負責人說,這些充滿關愛的禮物為孩子們帶來了大能量。
該活動通過全市各級婦聯(lián)發(fā)動,征集到1000名單親離異家庭兒童、留守困境和事實無人撫養(yǎng)等兒童的“六一”微心愿,這1000個“六一”微心愿分別被愛心組織、個人、家庭等認領并逐一點亮。來自社會各方的愛與鼓勵匯聚起來,為孩子們的小小夢想助力。這些已認領的微心愿禮物會陸續(xù)通過郵寄、分批送達等方式送到孩子們手上,讓他們感受到滿滿的愛意。
此外,“愛心媽媽”和孩子們?nèi)粘_€會參與到形式多樣的“親子活動”中,助力孩子身心健康發(fā)展?!拔液茉敢鈳е⒆佣喑鰜韰⒓踊顒?,一方面能讓他知道自己并不孤單,另一方面也能開闊視野、放松身心?!痹谌涨芭e辦的??谑小坝娂壹倚腋0部怠奔彝ノ幕顒又校皭坌膵寢尅绷宏蠋еY對幫扶的困境兒童參觀了騎樓老街、YiYo海南非遺藝術館,還收到了孩子做的非遺紙鳶手作禮物,心中十分感動。
專業(yè)力量的注入更讓關愛體系進一步完善。日前,省婦聯(lián)舉辦心理劇場和家庭教育講座,讓??凇耙琕O講故事”志愿者隊隊長、“愛心媽媽”吳微收獲頗豐?!熬珳实膶I(yè)指導和豐富的經(jīng)驗分享,為我們今后更好開展幫扶關愛活動提供了有效支持。”吳微說。
去年以來,我市不斷推進擴大“護苗”專項行動“家庭防護”覆蓋面,開展家庭教育講座、親子閱讀、關愛幫扶等活動超500場次,受益兒童和家長萬余人次;今后還將持續(xù)通過多種形式和活動,號召社會各界更多愛心單位、愛心人士關心關愛留守流動兒童、困境兒童等特殊群體,幫助他們健康、快樂地成長。
在市婦聯(lián)組織的“愛心媽媽”暖心活動上,“愛心媽媽”與孩子共同體驗非遺簪花手作活動。記者 康登淋 攝
陣地升級 “媽媽驛站”守護成長
5月25日,瓊山區(qū)三門坡鎮(zhèn)龍灣莊園迎來了40名特殊訪客——15組單親家庭在“愛心媽媽”的陪同下體驗果園采摘。這是海口市“媽媽驛站”(瓊山站)安全護航計劃的一環(huán),旨在通過勞動實踐加強親子溝通、增進親子互動?!昂⒆拥谝淮谓涛蚁敌瑤?,才發(fā)現(xiàn)他早已不是小不點了?!眴斡H媽媽陳女士哽咽道。
自去年市婦聯(lián)啟動“愛心媽媽”結對關愛兒童工作以來,我市累計建設5個“媽媽驛站”覆蓋各區(qū),引領821名“愛心媽媽”與超1390名困境兒童的家庭進行結對幫扶。目前,全市已構建起“婦聯(lián)干部+專業(yè)社工+志愿者”的三級服務體系,力求將服務觸角延伸到基層角落,讓關愛服務惠及萬千兒童。
作為“護苗”行動的重要載體,各“媽媽驛站”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服務:美蘭站聯(lián)合消防隊開展防溺水演練;秀英站將安全知識融入趣味游戲;龍華站邀請志愿者教授心肺復蘇術……此外,蘭馨書屋、悠悅書屋等“護苗”陣地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(xiàn),成為困境兒童的“第二課堂”。
作業(yè)輔導、親子閱讀、興趣培養(yǎng)……6月6日放學后,陸續(xù)有孩子來到秀英區(qū)水頭村兒童服務之家,孩子們或翻閱書籍,或做作業(yè),或在工作人員和“愛心媽媽”的陪同下玩游戲?!昂⒆觽冊谶@里可以一起學習、玩耍,家長放心,孩子也開心?!眳卧麓娓嬖V記者,住在周邊的幾位“愛心媽媽”時常會來到這里為孩子們送服務、送關愛,其中也有她的友人黃燕,“黃燕在看到我成為‘愛心媽媽’之后,也希望能有機會照顧這些孩子們,很快她就加入了我們?!?/p>
記者走訪了解到,水頭村是一個城中村,呈現(xiàn)外來人口多、服務管理難,兒童數(shù)量多、家長照顧難,房屋出租多、安全保障難的“三多三難”特點。該村組建了水頭村益童薈服務隊社區(qū)社會組織、“愛心媽媽”志愿服務隊2支隊伍,針對83名“六類”特殊兒童建立“一童一檔”動態(tài)臺賬,并建設兒童服務之家為孩子們提供活動場所,還開設了書法、畫畫、跳繩等多門公益課程,實現(xiàn)困境兒童關愛全覆蓋。
從建立完善留守兒童信息臺賬,在全市范圍推廣“愛心媽媽”結對關愛兒童志愿服務模式,到全市5個“媽媽驛站”、超410所兒童之家實現(xiàn)基層全覆蓋,??诓粩嗤晟苾和P懷體系,形成有機互聯(lián)的兒童友好立體場景。
“今后,我們將以‘愛心媽媽’行動、‘媽媽驛站’建設等為抓手,加強協(xié)同聯(lián)動,廣泛鏈接資源,積極開展親子閱讀、益智科普、關愛幫扶等特色活動?!笔袐D聯(lián)有關負責人表示,希望“愛心媽媽”的溫暖力量能夠切實支持廣大需要幫扶的婦女兒童,推動全社會共同關注婦女兒童工作,助力??诮ㄔO兒童友好城市。
在??谑小坝娂壹倚腋0部怠奔彝ノ幕顒又?,小朋友在“愛心媽媽”的陪伴下制作紙鳶風鈴。記者 康登淋 攝
記者手記
讓“愛心媽媽”成為社會共治的溫暖樣本
為結對幫扶的困境兒童家庭解心結排憂難、開展關愛幫扶親子活動、成立志愿服務隊為孩子們送服務……??凇皭坌膵寢尅表椖康某掷m(xù)推進,不僅為困境兒童撐起了一片晴空,更在社會治理層面提供了寶貴啟示。
首先,這一模式突破了傳統(tǒng)慈善的局限性。從“輸血”到“造血”,“愛心媽媽”們不僅提供物資,更注重精神陪伴與能力培養(yǎng)。呂月存通過兒童服務之家開闊孩子視野,楊左廷以心理學知識療愈孩子創(chuàng)傷,楊海榮借網(wǎng)課協(xié)助家庭教育……這些舉措直擊困境家庭的核心痛點,彰顯了精準幫扶的智慧。
其次,項目成功激活了社會協(xié)同力量。政府、企業(yè)、志愿者三方聯(lián)動,形成“婦聯(lián)干部+專業(yè)社工+志愿者”服務體系。微心愿活動吸引女企業(yè)家促進會等組織參與;“媽媽驛站”整合消防、醫(yī)療等專業(yè)資源;書屋、活動中心成為社區(qū)治理新陣地……這種“共治共享”模式,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了新活力。
更重要的是,“愛心媽媽”重塑了社會對困境群體的認知。她們用行動證明:困境兒童最需要的并非憐憫,而是平等的尊重與持續(xù)的陪伴。當孩子們從受助者成長為助人者,公益的種子便真正生根發(fā)芽。
未來,如何讓“愛心媽媽”力量不斷壯大,輻射更多有需要的婦女兒童?應進一步擴大志愿者培訓、完善激勵機制,并推動政策保障。唯有如此,這份溫暖才能延伸至更廣闊的天地,讓更多“角落里的花朵”向陽而生。
·凡注明來源為“??诰W(wǎng)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、美術設計等作品,版權均屬??诰W(wǎng)所有。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書面授權,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(zhuǎn)載或建立鏡像。
·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,均轉(zhuǎn)載自其它媒體,轉(zhuǎn)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網(wǎng)絡內(nèi)容從業(yè)人員違法違規(guī)行為舉報郵箱:jb66822333@126.com